家具企业现场管理的基本要求
一、家具企业现场管理的主要内容
现场管理是指对作业场所的环境、人员、设备、工具、物料、作业方式、作业控制、资源配置等各个方面的管理。现场管理的对象以两种形态存在:一种是物质形态,一种是非物质形态。现场管理不能只关注物质形态的管理而忽视了非物质形态对生产所起的重大作用。
1、环境
◆作业场所的区域大小;
◆作业场所的温度、噪音、污染及有害气体含量;
◆道路是否畅通;
◆垃圾是否乱堆;
◆边、角、余料的处置;
◆“5S”达标情况等。
2、人员
◆人员的标识;
◆人员的工作状态与工作士气;
◆现场人员走动或搬运作业是否过于频繁;
◆人员的操作是否合乎要求;
◆劳动纪律情况;
◆各工序人员比例是否合适等。
3、设备
◆设备的利用率;
◆设备故障情况;
◆设备是否够用;
◆设备的现代化程度;
◆人机系统。
4、工具
◆工具是否够用;
◆工具的先进性与适用性;
◆工具的分配;
◆工具的管理。
5、物料
◆物料的标识;
◆物料的品质;
◆物料的摆放;
◆物料流向是否顺畅;
◆零部件滞留情况;
◆物料搬运的次数与距离;
◆缺料与剩料情况。
6、作业方式
◆作业规范;
◆动作研究;
◆工时研究;
◆标准作业设计;
◆作业能力评估;
◆产能设计技巧;
◆作业改进。
7、物料大配套
◆物料的到位率;
◆物料到位的配套性;
◆物料存储控制指标;
◆物料的准时供应。
8、生产状况
◆生产线的顺畅程度;
◆作业方法是否正确;
◆生产数量是否准确;
◆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9、作业效率
◆生产计划达成率;
◆生产的绝对速度。
10、品质控制
◆是否符合品质标准;
◆品质合格率状况;
◆品质成本的高低。
11、成本控制
◆成本的高低;
◆成本的分布是否合理;
◆各种浪费的发现与治理;
◆生产优化。
二、现场管理的意义
现场管理得好,不一定企业的各方面管理都好,但是,如果现场管理得不好,企业的其它各方面管理也不能好。现场管理是基础,是保障、是前题,现场管理直接了解和掌握第一手资料,可以及时制订应变措施,确保各项计划的按时完成。
(1)现场管理蕴含着管理的参与性职能,是管理对生产经营过程的直接监督和控制,它超出了制度控制和习惯控制的力度,能使各类管理作业更规范化、更协调化,并将各类危机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少。
(2)使管理者对管理对象的变化状况更形象、更具体,更能作出正确的管理决策。
(3)使管理者不仅只停留在定性、定量的管理分析上,更增加他们对管理直观印象,是理性管理和感性管理的一种良好的有机结合。
(4)能使被管理者更直观地感觉到管理行为的存在,从而增加他们对各方面可能造成失误行为的规避能力。
(5)能使管理的监督、控制、协调功能得到最直接的体现,充分发挥管理本义上的各种功效,得到管理的实绩。
(6)能有效杜绝各类潜在的安全隐患。
(7)能有效去除各类不和谐因素。
(8)有可能产生管理的创新思维和创新举措。
(9)反应迅速,纠正错误及时,解决问题更为直接。
(10)锻炼了管理干部,降低了管理成本。